黑猫非猫非非猫

硅基黑猫

浅谈同人创作中的ooc问题

又刷到同人的ooc问题,老生常谈了。

同人创作一般包括这么两种,一种是写原作写过的,但是有细节丰富和个人理解;一种是写原作没写过的,但是人物和事件有原作基础。

前者一般会标注为原作剧情向或史向,后者更多出现在if线和paro中;但严格的界限难以决定,因为这两者总会相互渗透。

再说ooc的产生原因,我以为包括理解和表达两方面,以下结合这两者谈。


首先,不管你的身份是作者或者读者,无论面对原著还是对同人作品,在阅读与写作的过程中,必然带有个人理解。而个人理解是个非常“歧路”的东西,但也分为基调把握和细节处理。细节很难求同,基调往往不容存异。读者感受到的“ooc”通常指向后者,也就是对人物的本质属性理解大方向偏离。


而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,个人归纳出这么几种来:

  1. 作者对人物的见解独到深刻但太反主流。

e. g. :《首阳山赋》对伯夷叔齐的塑造,剥离了他们固有的“义士”形象,认为这些传说无关道德而仅仅是一桩政治惨剧——伯夷叔齐是在山脚下被意见不合的当权者囚禁起来了。这是一种与时事高度相关、结合了个人阅历的理解,而无关者往往很难认同。

这种大致属于吃力不讨好类写作,作者往往也有一些不拘于同人的创作意图,受众非常局限。这时给读者的感觉比起“ooc”更符合“看不懂”,其实不是这个问题讨论的重点。

  1. 作者虽然对人物原形象了然于心,但为了服务于文学创作,选择更有吸引力的人物形象。

e. g. :作为政治家的葛亮雷厉风行,绝对理性,而这样的人物在文学创作中就是不讨喜的。所以从一开始对葛亮文学形象的塑造,就不自觉地在往“神机妙算”型活跃全知人格和“知其不可而为”型悲壮人格偏离。演义塑造葛亮,还加入了一些魏晋人的清逸和至性。

这类情形作者多半文学功底不弱,因而影响较大,毁誉不齐。这时接受度就因人、因时而异了,当然也看作者偏离的程度——好比演义葛亮和《恨》葛亮的区别。

  1. 作者不具有1和2的问题,对人物理解符合主流且致力于朝这个方向刻画,但笔力不足以表现。

这种情况在同人创作中十常居八九。但一般不大受苛责,毕竟才有深浅,能有高下,作者本人都很少会对自己写过的东西满意。

  1. 作者完全不了解人物原形象,也谈不上创作,只是披皮满足自己的癖好或需求。

这种情形相当洋洋大观,也是最受诟病的一种——“除了名字就没有共同点”、“换皮文学”、“蹭cp赚热度”、“用同人写耽美”等声讨络绎不绝,说到底,这是因为态度问题。

主要形成原因类型在我接触到的范围内有这么几种,样本有限,不敢称完全。

然后对于1和2,我认为这主要看面向读者群。作者筛选读者,读者挑选作者,说到底是一种(不可避免的)双向选择。对于3,则需要作者提升能力水平;对于4,应当端正写作态度。

另外1-4只是大方向归类,它们不完全互斥。譬如一个糟糕的文可能同时有3和4的问题,一个有水平的雷文可能同时有2和4的问题。


最后就是前面提到的“原作向”和if、paro等支线。如果在后者的前提下,人物做出了与原作截然不同的选择,不能简单地视为ooc,而应剖析相关逻辑脉络。我曾打过不确切的比方,前者如同抄答案,后者有一定的解题空间。因为更换了环境背景,人物的性格和行为会产生微妙的影响,这个度就是作者对人物和时代理解深度的表现。


另外还有一种情形,就是人物本身在原作中形象不鲜明,很多信息缺失,无从判别——例如陈寿。我们几乎无法从晋书、华阳国志对他的记载中复原这个人在生活中哪怕半点形象。陈寿除了在三国志中表现出的那个史官,平时私人道德怎么样?和师门的冲突由什么造成?日常生活中是守礼还是不拘礼的?这种大面积的空白迫使创作者为之添加大量原创度很高的理解。同样,这种情况是或多或少的,如果一个形象信息饱和,没有发挥创造余地,那也没有二创的空间了。我们现在见到文学形象里的潘金莲就是这样产生的。作者不满于单薄的原形象从而自己动手丰富。这时,人物塑造的评价标准比起同人,倒应该说是沿用原创人物的,也就是和时代身份等背景是否相称,人物思维逻辑能否自圆其说。


而自己对号入座,我对所写人物的理解,不敢说独到深刻,但与主流形象大相径庭确实常有。而适当的发挥创作我感觉自己还是太束缚于人物固有形象,做得不足。笔力问题在所难免,需要不断克服进步。我可以保证的就是4不会出现。自己理解不到位或者不感兴趣的人物,尽量不写或少写。

评论

热度(12)
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